敖漢旗貝子府鎮多措并舉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赤峰
隨著國家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敖漢旗貝子府鎮黨委、政府針對玉米面臨市場低迷、價格大幅度下滑的嚴峻形勢,立足鎮情,堅持“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穩定”的原則,多措并舉加大農業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力促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呈現健康向上的良好勢頭。
“審時度勢”確定農業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思路。明確提出適合貝子府鎮農業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緊緊圍繞“土地”這個中心,積極引導農戶縮減玉米種植面積,著力推進設施農業、谷子綠豆等雜糧雜豆、向日葵芝麻等經濟作物、桔梗甜菜等特色作物、牛羊豬雞驢等養殖五大工程,糧經飼比例調整到5:3:2,大小畜比例調整到8:92,牲畜良種率達到95%。
“多角度全方位”強化宣傳引導。為使全鎮農民徹底擺脫思想落后的意識,激發他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主動性,鎮黨委、政府分批次組織干群座談,積極宣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容、方向以及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和現在面臨的經濟形勢等,消除群眾思想上的顧慮與擔憂。
“土專結合”搞好技術培訓。為讓群眾能夠掌握足夠的種養殖技術,鎮黨委、政府邀請相關農業專家為農民集中培訓和深入村組現場指導,依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總體規劃的需求,分層次對農戶進行科學種養培訓。
“走出去引進來”拓展產業結構調整空間。鎮黨委、政府組織黨政班子成員、包村工作隊長、各村黨支部書記赴翁牛特旗考察產業結構調整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的典型做法,為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拓展思路、明確方向。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優質高效農作物比重,實施設力虎屯、黃杖子兩個村退耕還林成果鞏固項目,推進坡改梯和配套水源工程建設。
“履職盡責”以政策促發展。鎮黨委、政府統籌協調,積極爭取各類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打捆用于發展富民產業。2016年,利用老促會貸款購驢3000頭,投資1000萬元,新建標準化肉驢養殖小區2處,新建改良站27個。
2016年,貝子府鎮糧食總產量實現2.5億斤,完成年度任務的125%;大小牲畜存欄246.88萬頭(只),完成年度任務數1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651元,同比增長10%。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鎮將繼續引進先進的農業科技和農業理念,助推農業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美麗鄉村建設而努力奮斗。(葉永春)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