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90項補貼由“一卡通”直達群眾手中興安盟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胡日查 高敏娜)今年,興安盟惠農惠民政策連出大招兒,農村牧區綜合改革工作持續有力。特別是伴隨惠農惠民政策補貼資金“一卡通”工作的持續深入,不僅讓農牧區老百姓感受到來自政策的春風,更為興安盟農村牧區蓬勃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為確保財政補貼資金科學管理、簡化程序、減少環節,著力實現各項補貼資金“一個漏斗”向下一卡發放,經過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改革,目前,興安盟已搭建起一條惠農惠牧補貼資金發放的“高速路”,開啟落實惠農惠牧政策的“直通車”。從提升政府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密切干群關系的角度出發,真正使“一卡通”發放成為群眾心里的“明白賬”、干群關系的“連心卡”。
據了解,2016年興安盟各旗縣市及農墾系統通過“一卡通”,共發放財政補貼資金39.42億元,惠及276萬人次,涉及9個領域、66類90項補貼,其中城鎮補貼通過“一卡通”發放2.5億元。
記者從興安盟農村牧區綜合改革暨基層財政建設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因國家政策調整,興安盟改變玉米補貼方式,直接向種糧農民發放玉米生產者補貼,這使得興安盟“一卡通”資金發放總量大幅增加,增幅達12.19億元。
興安盟財政局提供的關于各旗縣市及農墾系統具體發放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扎賚特旗、突泉縣“一卡通”資金發放總額位居前列,分別為13.15億元和7.5億元,占興安盟發放總額的52.4%;從發放領域來看,農業補貼類和社會保障類補貼發放額最多,分別為24.89億元和8.75億元,占發放總額的85.34%。
為保障國家惠農惠牧政策真正惠及到農牧民,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發放,自治區組織開展了“一卡通”系統與公安戶籍系統定期聯網核查工作。其中,興安盟核查總人數107.2萬人次,未核查通過人員22.39萬人次,經線下核實后,94.71%的未通過人員完成信息修正。
與此同時,通過“一卡通”系統與公安戶籍系統聯網核查工作,興安盟財政局進一步規范發放工作,核準基礎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虛領、冒領等人員信息差異造成的漏洞,極大地提高了廣大農牧民政策性收入的安全性。
2017年,興安盟將能納入“一卡通”發放的項目全部納入其中,力求在補貼資金發放總量上實現新突破,惠及更多的農牧戶。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