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惠民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興安盟
為推進“十項工程”中的政策暖心工程落到實處,科右中旗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兜底保障作用,提高困難人群社會救助水平,建立完善特殊人群保障體系,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完善老年人服務體系,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數
為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推動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科右中旗積極落實《興安盟老年人優惠優待政策》,及時出臺了《科右中旗老年人優惠優待政策實施方案》,自2016年7月1日起,年滿60周歲常住戶口居民均可領取《老年人優待證》,從衛生保健、交通出行、文體休閑、養老關愛、生活和法律維權服務等6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優惠便利。高齡津貼實現普惠制,百歲老人高齡津貼標準從去年10月起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600元,80歲至99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全旗共有1856人享受高齡老人津貼,全年發放津貼212萬元。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快,全旗現有4所公辦敬老院、1所福利院、400張床位,集中供養能力達到58%。建設農村牧區互助養老幸福院7處,入住戶數達到255戶,有效解決了農村牧區空巢老人獨居問題。建立完善了12349便民為老服務平臺,為老人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2017年,還將力爭開工建設擁有160張床位的旗中心敬老院工程,以民辦方式籌劃建設200張床位的高標準醫養結合養護院。
提高社會救助水平,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科右中旗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加大大病醫療救助投入,著力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去年,提高了7179位城鎮低保、17134位農村低保、684位農村“五保”和133位城鎮“三無”人員補貼標準,全年發放農村低保金4545萬元、城鎮低保金3728萬元、“五保”供養金313.5萬元、“三無”人員供養金243.19萬元。全面開展了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全年發放醫療救助金1482萬元。為做好社會救助與扶貧開發兩項政策銜接工作,還出臺了《社會救助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實施方案》。
認真落實“三個一”民生實事,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科右中旗緊緊圍繞“三個一”民生工程的落實,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困難群眾得實惠、真受益。確定了5.27萬戶農牧民進行補貼,共發放“暖心煤”補貼資金3163萬元,讓群眾既暖炕頭又暖心窩;低保家庭新入學的大學生每年補助1萬元,共發放補助金1033萬元,讓296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一人穩定工作”,解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26人,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100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5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603人,農村牧區轉移就業2.5萬人。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