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腦洞 出精品 讓阿拉善土特產走向世界阿拉善盟
蓯蓉和普洱茶,看似一北一南毫不相關的兩類物品,卻在阿拉善沙產業產品創新研發過程中碰撞出強強聯合的“火花”——蓯蓉普洱茶。這一新產品讓阿拉善蓯蓉抖掉一身沙土,進軍高端市場,成為我盟沙產業產品打開國內國際高端市場的一塊“敲門磚”。 (阿拉善日報消息)
阿拉善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土特產、沙產品,比如蓯蓉、鎖陽、沙蔥、沙米、沙棘等等。但是長期以來,我們這些獨特的、優質的沙產品,因粗加工、粗放經營,一直未能與蓬勃發展的綠色、健康產品市場很好接軌。比如蓯蓉,在藥用食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除了我們自己知道它的特性外,外地人知曉得很少。河南焦作淮山藥,其實與蓯蓉類似,但是筆者卻在廣州、成都等大城市,都見過他們包裝精美的產品,這就是研發、開發和宣傳營銷的效果。再比如普洱茶,筆者在云南旅游時,發現以普洱茶為原料開發的產品不下數十種。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我盟不斷加大沙產業產品的研發、推廣力度,推動了一批企業與俄羅斯、英國、以色列等國家及北京、上海等省市的研究所和高校開展科研合作,實施沙產業科技研發項目36個,已研發新產品、新技術40余項,申報發明專利19項。同時還迅速成長起來48家沙產業企業,形成了龍頭帶動的強勁發展態勢。
筆者建議,借著沙產業產品研發的東風,我盟企業還應該在原材料衍生產品上做文章,讓類似蓯蓉普洱茶這樣的產品越來越多,同時還要在“精”字上下功夫,不僅要做出產品,還要精致、美觀、上檔次。只有推出更多的精品、名品,才能讓阿拉善土特產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打開更廣闊的市場,形成良性循環,帶動我盟沙產業越做越大,進而成為促進我盟經濟發展有力的助推器。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