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賚特旗以項目為載體點燃發展“強引擎”興安盟
好項目推動好發展,好發展激發新活力。2017年以來,扎賚特旗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提升經濟發展后勁為著力點,統籌推進,強化管理,齊奏項目建設曲,使一批好項目落地生根,點燃發展“強引擎”。2017年,該旗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億元;實施盟級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3項,完成投資35.3億元,向上爭取資金25.5億元,完成招商引資42.2億元。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該旗種植業結構調整“3666”計劃全面完成,玉米種植面積調減至302萬畝,發展綠色水稻65萬畝、雜糧雜豆80萬畝、特色作物60萬畝。加快牲畜良種化進程,牧業年度家畜存欄總數達247.6萬頭只口。投入資金2.08億元,實施了小流域治理、抗旱應急水源、千億斤糧食增產等項目。成功爭取到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國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農牧業綜合發展實力明顯提升。
工業經濟穩中向好。該旗實施工業重點項目10項,完成投資5.5億元。嘉立銘廢舊地膜回收利用、奧豐肥料加工項目投產運行,荷馬糖業、萬噸級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加快推進。廣泛開展工業招商,成功引進蒙源有機羊項目。新增規上企業3家,發放“助保貸”1685萬元,重點企業加工生產能力持續提高。第三產業支撐作用更加突出。金融體系日益完善,成立農牧業投資公司和榮信融資擔保公司,進一步拓展了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該旗音德爾鎮巴彥烏蘭路、北山街等十三條市政道路建設和30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啟動實施,益民路、阿敏河景觀帶和法治廣場項目加快建設,多蘭湖公園擴建項目完成房屋征收210戶。新建66千伏變電站1座,架設線路19.85公里,完成低壓網線路改造1003公里。交通基礎設施有序建設,烏新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都爾本新大橋、七家子至喇嘛洞二級旅游公路開工建設,花園大橋實現通車,廣大群眾通行更加便捷。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該旗實施了最嚴格的森林草原禁牧政策,徹底清除林業施業區內牧業點207個,森林草原資源得到休養生息。全面推行河長制,完成人工造林12.8萬畝,實施草原保護400萬畝、退牧還草1萬畝,新增水保治理面積15萬畝,落實生態保護20萬畝。(白玉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