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里的幕后英雄滿洲里
在一年一度的春運中,眾多鐵路人日夜堅守在鐵路運輸第一線,為大家保駕護航。在齊齊哈爾北車輛段滿洲里運用車間內有這樣一群鐵路人,每日堅守在潮濕、陰冷的車間內,只為旅客能擁有一個干凈、安全的乘車環境。
為列車除污去垢的“火車美容師”
當記者走進滿洲里運用車間時,夾雜著腥臭味的潮濕空氣撲面而來,在接近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中,43歲的吳海龍裹著一件單層的工作服,戴著厚厚的橡膠手套,穿著一雙雨靴,揮動著兩米長的大刷子,在夾雜著清潔劑味道的濃霧里,奮力刷洗著火車皮上的泥污。
吳海龍是滿洲里客整所整備班組一員,十名保潔員承擔著滿洲里-北京列車K1301/K1302次的保潔、檢修工作。這趟列車因運行里程長,加之春運期間氣候寒冷,車輛入庫已近零點,給車體保潔工作帶來諸多困難。
車廂底部是全車最難清潔的部位,因為列車衛生間沒有儲存裝置,所有大小便都是直接順著車身排出,車底更是“重災區”,經常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臭味。可陳寶龍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正貓著腰、拿著小刷子仔細清洗著車廂底部,在一米左右的狹窄空間里認真清除著每一個部件的污垢,以便每個部件露出本色,方便檢修人員檢修和排查隱患。油污和臟水順著刷子不停地灌進衣袖,陳寶龍說:“趕上有冰、有積雪,站在車底下就像下雨一樣,一天衣服濕好多次,只能備兩套衣服換著穿?!?/p>
讓列車“喝飽”的上水工
每日拖著幾十米長、重40斤的水管在車間里走上幾十趟,對于袁春林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只見他熟練地將水管插入車廂注水口,打開上水井,自來水順著管道注入列車水箱,再收管、關閥門,整套動作十分嫻熟。每天加一噸多的水對于年近60歲的袁春林是一項體力活,有時候加完水,一拔管擋板門沒關好,水打了一身,看著身上結的冰,他很難分清楚哪些是汗結的、哪些是水結的。
列車水箱承擔著整列火車上的所有人的用水,泡面、洗漱、沖廁、餐車廚房等等,旅客時時都在享用著他們的供給。袁春林說:“看著列車‘喝飽’再出站,我這心里才踏實,只要旅客能在火車上喝上一杯熱水,能有水洗漱,我們再辛苦也覺得值了?!?/p>
“雖然不是在春運一線,不能面對面為旅客服務,但是把火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看到奔波一年的旅客能順順當當回家過年,我們就覺得很開心、很滿足?!避囬g主任王鳳明說。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