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改革創新大深化巴彥淖爾
企業加強產品研發。
改革創新是當今時代的最強音。唯有深化改革、勇于創新,才能增強動力、迸發活力,在新一輪改革發展大潮中持續先行。
巴彥淖爾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本市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改革,為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創新,讓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巨輪在改革創新中破浪前行。
堅持創新
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專利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開發成果不多……隨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巴彥淖爾日益感受到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陣痛”。
發展跨越靠的都是改革突破、創新驅動。市委、政府充分認識到短板,提出全市經濟要實現科學發展,真正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和全面轉型升級,關鍵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攻關能力。
在政府的激勵下,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加強研發和自主創新,推進產品向精深加工、循環配套方向發展,以高附加值產品提高競爭能力和贏利能力。企業自主創新的浪潮席卷而來。
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外,政府的政策扶持對企業科技創新也起著關鍵引導作用。
為了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市政府設立了每年500萬元的科技創新基金,累計扶持70多家企業實施科技創新項目。全市新增6個高新技術企業、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產業技術聯盟、2個自治區工程中心、18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全市專利授權數達741項。5個園區進入自治區級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行列。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它決定著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速度。我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了全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五年來,我市緊緊圍繞“五個基地”建設,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工業提質增效。“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實施工業重點項目1016個,完成投資1433億元。新增風電光伏發電裝機231萬千瓦,累計達378萬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的64%,清潔能源基礎初步形成。加快去產能,對鐵合金、鐵選、洗煤、水泥等重點行業通過兼并重組、破產清算等方式加大調控力度,壓縮低端落后產能。突出降成本,129戶企業進入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享受臨時優惠電價補貼,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5億元。
如今,我市建成了內蒙古西部常設技術市場,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和五原縣工業園區被列為自治區眾創空間試點。成立了河套農牧業技術研究院,建成全區首個農牧業科技信息移動服務平臺、7個自治區級農牧業科技園區,巴美肉羊新品種培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