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中國草都”釋放純凈發展魅力赤峰
近期,央視一套《中華民族》欄目正在播放專題片——《阿魯科爾沁的純凈》。為了守護這片純凈,阿魯科爾沁旗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始終把“生態立旗”作為首要發展戰略,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在無為與有為的辯證中,完成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實現了退耕還林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素有“中國草都”之稱的阿魯科爾沁旗探索出一條綠色純凈發展之路。
牧民寶音達來生活在罕山腳下。在全旗的1560萬畝草原中,寶音達來生活的這片北部草原未經任何開發,是一片500余萬畝的純凈山水草原。2004年,該旗在罕山自然保護區內全面禁牧。優質的環境吸引來北京首農集團、甘肅亞盛集團等中外25家企業入駐阿魯科爾沁旗從事優質牧草種植,使得全旗優質牧草規劃種植面積達到了110萬畝。旗畜牧業局賈天才副局長說:“為了守護這片草原的純凈,旗里劃定了禁牧區和草畜平衡區,全旗禁牧草原面積已經達到809萬畝,草畜平衡面積達397萬畝。” 2017年,阿魯科爾沁旗草原覆蓋度達到55%,優質牧草年產量達到65萬噸,占全國商品草產量的五分之一,實現產值11.7億元。
紹根鎮巴彥溫都嘎查的牧民巴彥寶力高今年69歲,2012年他發起成立了紫花苜蓿種植合作社,現在合作社已經達到6000畝種植規模。合作社成員特木其樂圖種植了300畝紫花苜蓿,以4臺進口大型拖拉機入股,去年刨除成本,收入近50萬元。用小面積的建設,保護大面積的草原,種植紫花苜蓿是該旗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一個成功實踐。目前,全旗種植紫花苜蓿110萬畝,“阿魯科爾沁紫花苜?!币呀涀粤藝业乩順酥咀C明商標。去年,阿魯科爾沁旗被確定為國家級紫花苜蓿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阿魯科爾沁旗圍繞純凈和綠色,依托資源優勢,推動農牧業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提升農牧業現代化水平,促進農牧民增收。該旗自籌資金5300萬元,對城鎮周邊、公路兩側等旱作耕地實施高標準退耕,2000名貧困人口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可獲得補償資金4800萬元,引入優質企業加快“木本油料林”和“檸條顆粒及檸條苜?;旌喜蓊w粒加工”產業發展。
“劃區輪牧,國家每畝補貼600元,我拿出120畝草場實行劃區輪牧,就能打6.3萬斤草,冬天再也不用為買草犯愁了?!睘跄歉赂虏槟撩窈羧绽瞻吞貭栕詮拈_始劃區輪牧,日子過的踏實多了。去年,國家補貼他建起了600平方米的牛棚,當年他靠養牛收入了17萬。近幾年,阿魯科爾沁旗開始探索節水灌溉放牧場劃區輪牧建設模式,選擇家庭牧場、牧戶和企業三個不同的經營主體,將退耕還林與還草相結合、同產業結構調整、脫貧攻堅和重點區域綠化相結合,將其作為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全力推進。5年來,阿魯科爾沁旗完成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建設任務62.3萬畝、重點區域綠化工程11.5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11.73萬畝。(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趙丹)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