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區工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赤峰
作為紅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工業經濟如何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新發展?該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工業深度融合,探索工業向高端和智能化邁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赤峰東榮羊絨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該企業生產的羊絨制品已遠銷意大利、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羊絨分梳、紗線紡織、編織等工序記錄在電腦上,形成完整的數據庫,實現全過程追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服裝加工業開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該企業先后進行智能化升級,采用智能模式ERP系統,讓員工工作量、完工情況、產品信息實現整體統計,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我們在ERP上首先入單,進入后所有業務員就能查到自己什么時間下訂單、什么時間進入車間等信息,全套信息都可追溯。同時還可追溯每個員工的工作狀態,進而保證產品質量。”董事長程旭東說。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作為信息經濟發展前沿,為各行業提供海量存儲和差異化數據分析與預測。紅山區把工業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掛鉤,建設智能監管化網絡平臺,實現對企業遠程監控。
“我們對114家重點企業實行四級顏色管理,紅色代表重大危險源,橙色代表較大風險,黃色代表一般風險,藍色代表低風險。對橙色區域,我們進行重點管理,將整個廠區的運行過程進行全程監控。”赤峰蒙東云計算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閆曉峰說。除依托大數據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外,該產業發展中心還為企業提供云資源等服務,幫助企業節約成本。閆曉峰表示,要把工業園區打造成智慧園區,讓企業在線就可享受各種服務。另外,依托互聯網服務中心, 把各類工業企業的云計算資源、大數據資源進行對接梳理。
在信息時代,最重要的資源是數據,而“萬企登云”計劃列入紅山區的謀劃中,為工業企業創造新優勢,積蓄新動能。“通過企業登上云端,實現企業在產品設計、物流倉儲、原料和成品的調度以及內部管理信息的資源共享。通過免費通用軟件應用等綜合措施,促進企業降低成本,全面提高工業企業質量和效益。”紅山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韓玉海說。
大數據的收集能夠為企業提供強大分析功能和方向指引。智能化的應用,除取代人工以更高效率完成工作外,更與大數據緊密相連,提升企業運營能力。據了解,下一步,紅山區將以智能工廠建設為點,以智能產業鏈建設為線,以智慧園區建設為面,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推動全區工業走向現代化,實現三次產業互動共融,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