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5200多家合作社讓老鄉“抱團兒”闖市場巴彥淖爾

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 / 2018-05-17 22:55

初夏,五原縣和勝鄉新永村永軍農業合作社的大棚里熱浪滾滾,綠色的香瓜藤蔓鋪滿了地壟,社員們揮汗如雨精心打理著香瓜苗。這片80多棟大棚由合作社的9戶社員共同投資建設,全部種植“燈籠紅” 和“白梨脆”香瓜,預計6月份就能開園上市了。

負責人李文波說:“我們合作社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集中力量發展特色產業,帶動了農戶由粗放式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轉變,每個大棚年純收入都在1萬元左右。”

新永村總人口1533人,有耕地16250畝,一直以來以大田種植為主。2015年,村里陸續自發成立了永軍農業合作社、董谷祿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鵬龍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戶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進入合作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

董谷祿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80多戶村民發展肉羊育肥,興建養殖圈舍6萬多平方米,年出欄育肥羊4批次4萬多只,主要銷往當地的肉羊屠宰企業,年純收入320萬元。

農民聯手成立專業合作社,大大提高了組織化生產水平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有效規避了單打獨斗的市場風險。合作社副理事長敖永強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合作社成立后大家抱團一起養羊一起銷售,收益也增加了。下一步還準備建一個活畜交易市場,流轉一部分耕地種植飼草料,發展種養循環經濟。”

從過去的“單打獨斗”到“抱團兒”發展, 這種上聯市場、下接農戶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如今在巴彥淖爾市遍地開花、蓬勃興起。

據統計,全市在工商部門注冊的合作社共有5267家,涵蓋種植、養殖、農機、農業服務多個領域,入社成員4.2萬人,帶動農戶13萬戶。

據介紹,農牧民聯合起來組成合作社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強化了市場主體地位,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農牧民從種養業生產中獲益,還可以分享加工、流通環節利潤,實現利益最大化。

杭錦后旗陜壩鎮中南渠村康爾徠綠色食品專業合作社有成員164名,自有設施農業面積2300畝,帶動成員建成設施農業基地3000多畝,帶動周邊農民發展連片露天蔬菜基地2.5萬畝,合作社年組織銷售綠色無公害蔬菜15萬噸,社員人均純收入23000元,還間接帶動農戶6000戶,戶均增收6400元。

“以前農民種地比較分散,最發愁的是有時候農產品到了賣的時候,卻銷不出去。合作社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解決了社員所擔心的種什么、怎么種、賣不了的問題,真正實現農企雙贏。”合作社理事長裴軍武對此有著切身感受。

巴彥淖爾市立足農牧業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勢,因地制宜鼓勵和引導農牧民種養大戶、流通大戶、經紀人組建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林業、漁業以及社會化服務、流通等專業合作社,并將其作為發展農牧業產業化、規模化的有效載體,通過大力宣傳合作社法、規范合作社管理、狠抓示范社建設、培訓合作社隊伍等有效手段,推進了農牧民合作社規范化運營,促進糧油、蔬菜、瓜果和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土特產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

當前,巴彥淖爾市組建的農牧民合作社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種養殖大戶和經紀人領辦的合作社,約占合作社總數的90%以上。另外一種是農牧業龍頭企業領辦的合作社,合作社成為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的中介組織,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鏈,既保護了農戶利益,又幫企業保證了貨源,較好地解決了企業和農民的利益沖突。

臨河區富川公司以肉羊養殖科技示范園區為支撐,利用富川700多個經銷商參股在全市建立100個現代肉羊養殖合作社,在合作方式上農戶以土地入股、投資人以資金入股、富川以科技、管理和品牌參與,實現統一標準的飼養模式,形成利益息息相關的產業聯盟,共同打造品牌。與2萬多農戶集中簽訂技術服務承包合同,全程應用富川飼料和養殖技術,公司派駐技術服務人員一對一指導80家養殖企業和28個專業合作社,最終解決一家一戶農民進市場難的問題。

【記者感言】

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扶持下,巴彥淖爾市農牧民合作經濟組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已經發展到5000多家。這些合作社讓社員共享資金、技術資源和銷售渠道,牽起手來抱團闖市場,有效改變了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生產、合作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社會化服務,釋放了現代農業發展活力。

巴彥淖爾市是農業大市,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巴彥淖爾市農牧民合作社數量盡管不少,但這些合作社中相當一部分尚處于起步階段,規模比較小、運行質量不高,還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培育扶持,增強經營實力和服務功能,使之成為帶動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的主力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