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廣納煤業集團:播灑一片綠蔭 呵護一方親人鄂爾多斯
工業重鎮棋盤井,烏仁都西山畔,人們傳頌著這樣一個民營企業:白手起家,從東北轉戰西北的企業家,經過數年發展,形成了以煤電供熱深加工綠色循環發展為主體產業、以石灰石資源低碳循環利用、文化旅游新興房地產等項目,多元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擁有員工7000余人,年總收入幾十億元、利稅達8億多元的現代企業集團。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紛至沓來。而人們也傳頌著該企業老板每年春節親率全家四代人給職工拜年的故事。
這個民營企業,就是內蒙古廣納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人們對廣納集團的傳頌,源于企業產品和效益,更源于企業的管理和形象。其中談論最多的是:廣納人情味濃,環境健康和諧,在民營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上做出了榜樣,樹立了標桿。
近日,筆者帶著很多的疑問走進了廣納集團,切身感受到了廣納集團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方方面面感人事跡。
廣納集團企業創始人、總裁王彩榮女士笑著說:“員工是企業的主人。”這句話是那么的平常而熟悉。然而,當這句話從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嘴里說出,并且是如此地自然而堅定時,筆者反倒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恍惚感。
兩天來,跟隨著這些高瞻遠矚的決策者們、奮斗在一線的勞動者們,所見、所聞、所想,我很受啟發,一群平凡的“廣納”人,正在演繹著一段不平凡的歷程。
迷人的廣納人
這些都是真實的故事:在這里,員工享有多種福利待遇。廣納實現免除煤礦職工伙食費、通勤車交通、福利性體檢等等。
在這里,員工對企業管理和決策有充分發言權。廣納職代會定期審議與員工切身利益有關的制度,員工可通過廠務公開建立的廣泛渠道及時了解企業發展信息。可通過民主征求意見、總裁電話對企業管理和決策發表意見、傾訴心聲,架通了企業老板和員工的橋梁。
在這里,員工擁有健康充實的精神文化生活。廣納各類運動健身場館齊全,文化娛樂設施配套,在人員密集區、在偏遠廠礦區、在機關生活區建立3個職工之家,業余集體活動豐富多彩,員工感到下班與上班一樣充實快樂?! ≡谶@里,員工身上系著一條企業編織的情感紐帶。員工過生日,都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祝福;員工生病或身體不適,都有人主動頂替工作;員工有特殊困難,總能得到企業幫扶基金的資助;員工結婚想用車,企業管理層把自己車讓出去用。員工任元媛說,“只要進了廣納門,不管是什么身份、在哪個崗位,都會被企業的真情關懷所感動,都會很快成為企業情感紐帶中的一個元素,享受愛,傳遞愛,制造愛,延伸愛,升華愛,在這里讓我們有家的感覺,來了便不想走”?! ≡谶@里,員工穩定率長期保持高水平,也讓同行企業羨慕。廣納從創業開始,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員工。十幾年前隨集團創始人、總裁王彩榮從東北來到廣納的第一批人,多半還在這里干得很歡,有很多人已經將家中老小全部接了過來。金杯銀杯不如員工口碑,廣納集團現在的東北員工就有2000余人,因為各種原因向外流動的還不到7%。像這樣的例子,在廣納還有很多很多,這些也是廣納迷人的所在……
感恩的廣納人
“員工來廣納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賺錢養家、改善生活、實現自身價值等等。因此,維護和保障好員工勞動經濟權益,滿足員工最起碼的勞動目的,不僅是對員工勞動的尊重,也是企業最起碼的保證。”在王彩榮看來,一個企業如果靠著克扣員工工資過日子,那么這個企業只能有今天沒明天。2014年到2016年,煤炭市場下行,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生產的越多、賠錢也越多,為職工按時發放工資成為難題。有人就建議,不如停產算了,停產可以保證企業虧損少,對于一個民營企業來講,也許停產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王彩榮女士卻毅然提出了“不停產、不減員、不降薪”的“三不”目標,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這“三不”目標,王彩榮女士說:“我把能賣的都賣了,能抵押的也抵押了”。筆者之后才了解到,在那一年多的時間里,王彩榮女士將自己的個人的房產、保險、證券等等10多億元,都相繼抵押變賣,用來發放員工工資。有人問王彩榮為什么要這樣做?她說:“廣納有著7000余名職工,背后就有7000余個家庭,那就是幾萬人,我經歷過貧窮,一定不會讓我的員工因為工資問題過不好日子!”她對員工就如同家人一般,廣納的員工也視她為親人,因為她的信念,帶領廣納走出了困境,并向著做百年企業的愿景奮進。
蒙西煤炭劉小濤對筆者說:“2017年春節,為保證正常生產,我沒有回東北老家,但是讓我最難忘最感動的是,大年初一早上,總裁王彩榮帶著一家老少四代人和集團領導班子到我們這來拜年了,并為我們送上了紅包,當時心里說不上來的感覺,我這大男人眼淚差點就掉下來了,我是從東北跟著王總一起過來的,她在東北的時候就如此,到這依然如此,讓我有了在家的感覺。她做的這些是以前在其他地方打工,從來沒有過的待遇?。。?rdquo;原來,每年春節初一初二從早上6點多出門,王彩榮女士都會攜家族上至八十多歲老父親、下至三歲的小孫女的老小四代和集團領導深入生產一線,為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職工們深深鞠躬致謝!并為他們送上拜年紅包,僅2018年春節,就為職工發放紅包60余萬元,從王彩榮1990年創業至今,這一堅持就是30年。筆者不禁向王彩榮女士問道:“您為什么要這樣做?”“人要學會感恩,我的一切來自于這些人,我要回饋于這些人”。樸實無華的話,代表著真實,也最能打動人心底的那根弦。
女兒!你們集團今年是不是又給我們家長寫信呀?原來這是王慶杰母親打來的電話。筆者了解到,每年春節前,王彩榮會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父母寫一封慰問信,會給家有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1000元的特殊紅包,讓他們回去給自己的父母,長輩。透過現象看本質,信雖小、錢雖少,但也能看出來這個企業的人文關懷。一封“家”書,凝聚了人心;一個“紅”包,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扛著責任行走的廣納人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不能只想著經濟效益,我們還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只有把責任扛在肩上才是一個有良心的企業。在廣納集團工作幾千人的背后是無數家屬們的期盼,我們同樣要讓他們安心,讓他們安心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貢獻。按照《工資集體協商合同》簽訂標準每年按照企業盈利的實際情況給予上調。讓職工們放心工作,讓家屬們安心生活,這就是我們永恒不變的標準”,王全才董事長如是說。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工資集體協商現場會就是在廣納集團舉辦的。
“每年‘八一’建軍節,集團都會為我們復轉軍人組織精心的慶?;顒?,而且在18年的‘八一’活動上,王彩榮總裁現場宣布將復轉軍人每人每月100元的津貼增長到200元”,退伍軍人、現任職于廣納供銷中心的謝濤這樣說道。了解到,除了增長每月增長補助外,該集團的退伍軍人還享受著優先招工錄用、優先安排學習培訓、優先提拔使用、優先安排家屬或子女就業等一系列措施,極大的增強了復轉軍人的歸屬感。正因如此,廣納集團的退伍軍人隊伍不斷擴大,目前,共有復轉退軍人近200名。
充滿正能量的廣納人
飲水定當思源,據筆者了解,幾年來,該集團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從未忘記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一直向社會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多年來在捐資助學、防災救災、扶貧幫困、社會公益等事業中共捐資捐款達 5000 多萬元。2018年又積極響應鄂托克旗“百企幫百村”號召,該集團6家企業已經完成對嘎查村的扶貧對接工作;該集團下屬久豐煤礦拿出20萬元扶貧款進行對接幫扶;該集團還每年拿出2萬元的資金和物品對棋盤井鎮呼吉嘎查進行幫扶。
該集團每年還對被大學錄取的困難考生家庭發放助學金,幾年來,累計“金秋助學”75名,發放補助金21.3萬元。其中,王彩榮從2012年3月至今,個人每年資助因車禍失去雙親的貧困大學生塔娜,累計近20萬元。八年的時間,她們從當初的陌生人變成了資助者與受助者,又從資助者和受助者變成了如同親人一般的家人。塔娜說:“沒有王姨就沒有我的今天,她現在既是我的恩人,更是我的老師甚至是媽媽”。
王彩榮女士幾年來個人出資200余萬元為女職工購買特病保險,不讓他們在生病時因為經濟原因沒有辦法得到治療。該集團先后有3名女職工患乳腺癌、宮頸癌而受益,醫療費用及時報銷,沒有因為大病來臨而使得家庭致貧。
不斷創新發展的廣納人
肖飛,廣納集團總經理,也是廣納集團駱駝山礦區綜合治理暨綠色礦山建設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他說:“改革開放40年,能源的肆意開發利用,也為今日生態欠賬埋下了隱患,黨的十八大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為我們能源開采企業定了調。近年來,我們投入10個多億,用于環境治理”。在與肖總交談期間了解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已將該項目列為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并將實施辦公室設到廣納集團,影響力這么大、高度這么高的一個項目落戶在民營企業里,這也是為數不多的。最讓筆者震驚的是隨后和王全才董事長的交談,他說:“我們拿出最好年份當年利潤的80%用于環保”。筆者當場就驚住了,“怎么舍得拿出這么多錢用于環保,真的假的?”“為了保企業,不干綠色礦山、企業就保不住了”王全才毫不思索的這樣說道。經過了廣納人的努力,所屬隆昌工貿駱駝山煤礦更是建成內蒙古自治區首家綠色礦山企業。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主席布小林2018年10月份先后親臨廣納集團隆昌工貿駱駝山煤礦進行檢查指導。在了解到廣納集團這些年的發展歷程,看到了曾經的“黑山頭、煤面子”變成了現在的“綠水青山”,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贊揚,也號召其他企業向廣納集團學習,在還大自然青山綠水過程中做出貢獻。
不忘初心永遠在路上的廣納人
在筆者臨行之際,看到了廣納集團的榮譽室,走進寬敞的榮譽室,“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內蒙古五一勞動獎狀”、“內蒙古自治區示范化企業工會”;王彩榮評為“自治區勞模”、王全才評為“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肖飛評為“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劉良評為“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孟慶珍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樣的集體、個人榮譽大大小小有上百塊。墻上懸掛著一面面獎牌,仿佛向筆者道著這一面面榮譽背后的故事。“新時代、新征程,廣納集團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將繼續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上下功夫,激發工作熱情,全力以赴推動當地經濟建設,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號召貢獻廣納力量”,劉良主席如是說。
和諧是最美的,“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只要真情相待,只要認真對待,就會產生最美麗的和諧!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不是抽象的口號。廣納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把員工當家人、員工把老板當家長的生動實踐,給出了一份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最好的答案,也指明了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宋浩 李強)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