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時評】加強自身“免疫力” 讓謠言止于智者要聞
近日,有網友在微信群轉發一則消息:“呼和浩特市昨天六中學生打死人事件調查出結果,五個學生參與打人,其中一個是太伏鎮鎮長兒子,政府和學校要求私了,一家出二十萬……”3月19日,呼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官方微博辟謠稱:這其實是個別網民編造和嫁接的謠言。(內蒙古晨報《網傳“六中學生打死人事件”系謠言》)據查,該謠言實為2017年4月1日四川省瀘縣太伏中學學生墜樓死亡事件后出現的網絡謠言。造謠者只將事發地改為了“六中”,連“太伏鎮鎮長兒子”等內容都沒有修改。近年來,類似的網絡謠言屢見不鮮。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不法分子將一些內容東拼西湊,移花接木,一則新的聳人聽聞的“新聞”就誕生了。要知道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惡意編造傳播謠言,會為自己帶來相應的法律責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所以在此提醒廣大網友,看到類似的信息后,要慎思明辨,先看一看信息的出處,如果是網絡帖子,可信度就要打個折扣;再者如果涉及到相關的行業或部門,相關的行業或部門發現后,會及時進行澄清。還有些謠言,許多地方都有出現過,只是換了事發地,版本幾乎一樣,真假顯而易見。 除此之外,我們應該多提高自己的社會常識,遇到類似的消息,要多思考,從官方找真相,不盲目、不跟從,有自己的甄別能力,只有加強自身“免疫力”,才能讓謠言不攻自破。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