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育苗讓農民搭上致富快車巴彥淖爾

育苗
近年來,磴口縣下大力氣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發展,鼓勵農牧民和龍頭企業發展設施農業,做活存量、做優增量,不斷夯實生產基礎,大幅提升農牧民收入水平,農業生產能力得到新提升。磴口縣華盛綠能光伏園區的大棚育苗帶動當地農民增收便是其縮影。
陽春三月,磴口縣華盛綠能光伏園區的育苗大棚里,華萊士幼苗、西紅柿幼苗、西瓜幼苗等一株株幼苗茁壯成長,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
大棚里,十多名當地村民培土、灑水、鋪膜、嫁接幼苗,非常忙碌。溫室大棚外,一輛滿載幼苗的運輸車整裝待發。
“園區現在做的項目有:瓜菜蔬菜育苗項目、甜瓜種植項目、蚯蚓養殖項目。我們每年拿出十幾個大棚做瓜菜育苗項目,每年育3~5茬。你現在看到的是甜瓜苗,一個棚能育4700盤左右,每一盤是50株。近一段時間甜瓜苗價格好,我們出苗早,因此能趕上行情,銷售得不錯。”華盛綠能光伏園區總經理李虎告訴筆者。
李龍是華盛綠能園區的甜瓜種植戶,他今年承包了兩座溫室大棚。“去年我培育的甜瓜苗賣到了3塊錢一盤,兩個大棚育苗一茬就能收入三萬元,秧苗出盤后直接銷往簽好訂單的五原縣。訂單式育苗讓銷路有了保障,效益很好!”李龍高興地說,最近一茬出苗時間是3月25號左右,定植時間是一個月,時間一到就會把簽好訂單的甜瓜苗按約定發送運輸。看到了育苗的可觀效益,李龍今年打算擴大育苗規模。
據了解,華盛綠能園區內的大棚育苗每天需要30多名工人,優先考慮選擇建檔立卡貧困戶來這里就業打工,育苗階段每天每人100元,等到大棚種植時期,每天工人能達到50~80人,大棚育苗不僅讓種植戶鼓起了“錢袋子”,也帶動了周邊的農民們增收致富。
巴彥高勒鎮舊地村農民王海燕也是這里大棚育苗的一名工人。“我家離得近,到這兒來打工很方便。這點營生對我來說不算很勞累,我還能掙點錢,挺好的。”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