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舉行“民族團結共建林”大型公益植樹活動社會
圖為活動現場。
圖為活動現場。
圖為活動現場。
由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呼和浩特日報社、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呼和浩特市林業和草原局、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主辦,主題為“喜迎祖國70華誕 我為家園添新綠”的共植“民族團結共建林”大型公益植樹活動4月20日在呼和浩特市民族團結示范村——賽罕區巴彥鎮舍必崖村舉辦。400多人現場植樹1000株,用實際行動,助力祖國北方生態屏障建設,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在啟動儀式上,有不少身穿民族服飾、手持國旗的群眾,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民族團結共建林”揭牌儀式后,導演黑馬以及玉泉區烏蘭牧騎的演職人員與大家共同互動開展《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表達草原各族兒女的愛國之情!
植樹現場,大家有序分工,齊心協力,鏟土填坑、揮鍬培土、夯實土層、澆水灌溉井井有條,呈現出團結一致、熱火朝天的義務勞動場景……用一上午的時間,植樹1000株。
據主辦方介紹,活動旨在提高全社會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環境的意識,促進首府民族團結和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和諧生態環境,打造亮麗北疆風景線,以實際行動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呼和浩特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多年來,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城”稱號,始終保持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大好局面。此次共植“民族團結共建林”,在呼和浩特市尚屬首次,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本次活動目的是打造一片“民族團結共建林”,堅持每年要進行補植,保證樹木的成活率。“民族團結共建林”占地約20畝,計劃植樹2000余株。其中,本次植樹1000株,品種為樟子松,苗木規格1.5米至2米。植成“民族團結共建林”,也是民族團結教育形式和載體的一種創新方式,為呼和浩特市今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和導向。(張林虎)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