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沃野織錦繡——內蒙古科右中旗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紀實社會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類引導、突出特色,加快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不斷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旺產業:挺起鄉村振興主心骨
“這個牛市的設施和服務真不錯,咱們賣牛方便了,老客收購牛也方便了!”5月1日,科右中旗首個肉牛交易市場開市,廣大牧民奔走相告。“終于不用跑到外地賣牛了,我也要把自己養的30多頭拿到這里來賣。”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鎮牧民白音那木拉高興地說。
5月1日,科右中旗首個肉牛交易市場開市,首日交易額超過2000萬元。梁永峰攝
近年來,科右中旗緊緊圍繞“做牛文章”戰略定位,打造集“青貯制作、良種繁育、肉牛育肥、專業交易、屠宰加工、市場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肉牛存欄從2018年的23萬頭迅速增加到28.3萬頭,“牛”扛起了科右中旗產業興旺的又一“新旗幟”。
產業發展有勢頭,農民致富才有奔頭。科右中旗重點確定牛、羊、馬、兔、畜草、水稻、木耳以及光伏、電商、旅游、蒙古族刺繡等11個主導產業。實施阿里巴巴未來農場項目,推進“互聯網+現代農牧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健康養老、家政服務、商貿物流等產業,支持農旅休閑、科普教育、觀光采摘、民族手工業等新產業新業態。
育人才:煥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眼下正是干枝枯枝清理、病蟲害防治最佳時期,今年是果樹‘大年’,得加大修剪量,減少過多消耗。”一大早,科右中旗巴彥呼舒鎮鄉土人才孵化中心張蘭英就來到巴彥呼舒鎮海龍屯嘎查倉套特格的果園里進行技術指導。平時,她還為貧困戶代養牛羊,幫助申請貸款,帶領婦女刺繡、跳廣場舞……成為激發動力、帶領致富的“金種子”。
3月19日,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班在科右中旗高力板東風嘎查的采摘園大棚中實地開展。胡睿娜攝
鄉土人才是發展農村牧區經濟的中堅力量,更是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寶庫”。科右中旗整合12個蘇木鎮832名鄉土人才孵化中心成員,立足于振興農村,開展扶貧幫困、移風易俗、環境保護等各類服務活動。
“春季蔬菜大棚夜間溫度如何去控制?種植蔬菜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3月19日,一場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班在科右中旗高力板東風嘎查的采摘園中實地開展,一問一答間,學習氛圍火熱。新型職業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骨干力量。科右中旗從隊伍建設、教育培養、政策支持和社會保障等方面促進新型職業農牧民全面發展。
增內涵:提振鄉村振興精氣神
“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來到《莫·阿斯爾》紀念館。著名蒙古族作家莫·阿斯爾于1936年出生在巴彥茫哈蘇木葛根敖日都嘎查巴音查干艾里……”在科右中旗莫·阿斯爾紀念館,工作人員正在為游客們講解這位來自家鄉的名人——莫·阿斯爾的生平事跡,也拼接著草原深處的文化記憶。科右中旗充分挖掘和保護鄉土文化,鑄牢鄉村文化這個“魂”,吸引城市居民下鄉“尋根”,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今天的服務員都是我的孩子、孫子們,來唱歌助興的也都是嘎查的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大家聚在一起給我過壽,我特別高興。”沒有昂貴酒席,沒有豪華現場,2019年11月18日,巴彥淖爾蘇木廣太號嘎查建檔立卡貧困戶何良梅老人在嘎查紅白理事大廳舉辦了一場簡單又溫馨的73歲壽宴。
鄉村不僅是“物的新農村”,更是“人的新農村”。科右中旗建立完善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協會等“一規四會”,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文明新風,試點推行“飯店降費、嘎查補助”方式。通過舉辦“草原小鎮集體婚禮”等活動,樹婚嫁新風。如今,文明守規、尊老孝親、愛護環境等文明風尚已經融入群眾生活。
護生態:厚植鄉村振興底色
站在科右中旗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中宣部機關造林項目基地,一片片沙棘迎風挺立。“往年刮大風,天都是黃的,滿臉是沙子,根本看不清那邊有樹。但是現在你看,那兩棵樹多清楚。”當地護林員白吉林白乙拉指著500多米以外的兩棵樹說道。
在科右中旗,跟產業一起融入沃野的,還有一個個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的嘎查村屯。科右中旗制定出臺、嚴格執行禁牧、休牧管理辦法。通過爭取國家生態修復工程,實施“三北”防護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阿里巴巴“螞蟻森林”互聯網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持續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寬闊整潔水泥路,街道兩旁花草香,窗明幾凈庭院美……在科右中旗,這樣的景象比比皆是。科右中旗啟動實施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實行“門前四包”責任制,在蘇木鎮推行嘎查環境衛生“月評比”活動。依托京蒙幫扶項目,配置嘎查保潔保綠員714名。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不僅激發了鄉村活力,更為留住“美麗鄉愁”提供了港灣。
抓黨建:筑牢鄉村振興根基
從3頭“扶貧牛”變成7頭,這對于不會養牛的石青山是巨大進步。這點滴成長都要感謝他的“帶動人”代欽塔拉蘇木布日很茫哈嘎查牧民好畢斯嘎拉圖。擁有120余頭牛的好畢斯嘎拉圖是嘎查的養殖大戶,他經常去石青山家進行養殖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治,普及扶貧政策,幫助建立致富信心,石青山的養殖產業愈加成熟穩定。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抓好黨建引領這一“活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科右中旗從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兩委”成員、農牧民黨員、村民代表、能人大戶等人員中擇優挑選5600余人建立帶動人隊伍,與1.33萬戶農牧民建立帶動聯系,當好“思想引導員”“產業指導員”,實現結對帶動農牧戶全覆蓋。
在巴彥淖爾蘇木貴力斯臺嘎查“雙書記周例會”上,駐村第一書記張建軍每次都用蒙語向大家講解扶貧政策,他說:“我們理解了,群眾才會明白。周例會不僅僅是扶貧政策宣講普及會,更是解決問題的會。”科右中旗制定“雙書記”周例會制度,確立“四定五步六抓實”工作規范,由駐村第一書記和嘎查村黨組織書記每周共同主持召開,與黨員干部、村民大戶共同研究解決問題。2019年,全旗各嘎查共召開周例會6912場次,收集問題2821個,解決問題2341個。(包慧慧)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