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鑒文明】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移風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二期)呼倫貝爾
前言: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特別是農村牧區移風易俗工作,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明辦開展了全區農村牧區移風易俗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風易俗好的經驗和做法,推薦了一大批優秀典型案例,這些案例結合文明創建,聚焦移風易俗,突出成風化俗,著眼于鄉鎮蘇木、嘎查村生產生活實際,從小切口、多視角、多層面入手,既闡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體舉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讀推廣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層一線移風易俗工作的生動實踐,具有接地氣、可復制、易推廣等特點。
情滿邊疆—“移風易俗”公益電影千里行
——呼倫貝爾市農村牧區移風易俗案例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以創建文明村鎮為載體,將文化惠民和移風易俗工作深度融合,開展“情滿邊疆—‘移風易俗’公益電影千里行”活動,采取“公益電影+移風易俗”模式,不斷延伸服務領域,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一、基本情況
呼倫貝爾市東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總面積25.3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轄區具有特殊性,經濟成分繁多,除了農村牧區以外,還分布著大小的林、墾、礦區,其所轄人口較多,卻沒有被納入公共服務體系之內。而且他們大多地處偏遠、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單一,精神文化建設亟待加強。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的指示精神,作為中俄蒙三國交界的呼倫貝爾電影人主動扛起政治責任,奔波在近1800公里的邊境線上,開展“情滿邊疆—公益電影千里行”活動,在做好“公益電影+”惠民放映品牌基礎上,立足呼倫貝爾市農村牧區實際,發揮自身優勢,針對普遍存在高額彩禮、互相攀比、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采取“公益電影+移風易俗”模式,精準放映,打造呼倫貝爾移風易俗放映品牌。
二、主要做法
(一)自導自演移風易俗微電影宣傳片。在呼倫貝爾794個村(嘎查)的小廣場,露天電影吸引了不少群眾駐足觀看,電影題材豐富,有故事片、抗戰片,但相同的是,每場電影放映前都會先放映一部移風易俗宣傳片—《婚喪嫁娶樹新風》,以此倡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這些移風易俗的微電影都是各村鎮結合自身實際,以身邊人身邊事為題材,由村干部和村民自導自演拍攝,讓移風易俗更貼近生活實際,通俗易懂,引發群眾共鳴,加深了群眾對移風易俗的認識和了解。
海拉爾區宣傳部優秀電影展映。
新右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公益電影首場放映活動。
(二)開展移風易俗電影放映宣傳月活動。電影公司為配合此項活動,專門選購了《同喜》《迷信害人》等影片,利用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平臺,在全市各鄉鎮(蘇木)、村(嘎查)巡回展映。通過公益電影展演、微信平臺等方式大力宣傳有關移風易俗的法規政策,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移風易俗的積極意義,引導群眾逐步養成勤儉節約、崇尚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發揮影片的宣傳教育作用。
(三)成立“文明光影志愿服務隊”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到人民中間去,把弘揚志愿精神貫穿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始終。全市組建“文明光影”志愿服務隊28支,167位公益電影放映員統一著裝、文明用語,展現了良好服務形象。放映之余,開展移風易俗宣傳、科學普及、低碳環保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3000余次。
三、主要成效
5月17--18日市電影公司在巴林旅游區管理局開展了“禮贊新時代奮進征程”優秀電影展映暨助力“巴林喇嘛山·登山節”電影放映活動。
2021年牙克石市電影公司成立“文明光影”公益電影放映志愿服務隊。
2019年至今,通過開展“情滿邊疆—公益電影千里行”活動,他們走遍了呼倫貝爾的794個嘎查行政村,放映公益影片5.6萬場。呼倫貝爾日報社發表的《光影堅守“映亮”北疆星空—公益電影放映之路的呼倫貝爾探索》一文,被全國知名網站和主流媒體相繼轉載發布,瀏覽量超百萬。2023年4月26日,呼倫貝爾市應邀參加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屆公益電影高質量發展論壇。李恩福就是我們“情滿邊疆—‘移風易俗’公益電影千里行”活動的踐行者。他在額爾古納恩和俄羅斯民族鄉開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家庭旅館,是一名帶領大伙發家致富的農民企業家。今年四月份他的母親去世,他把村里普遍的五天、七天料理喪事改為三天,以前的吹唱隊也不見了,豐盛的酒席也變成了大鍋菜。村里很多人不解:越是有錢人越是摳門,兄妹七人,老人八十多離去,理應用大棺、雇吹唱隊、擺酒席的發送老人,你看這是弄得啥呀?但他卻說:“電影上演了多少遍了要移風易俗樹新風,政府也在強調紅白事要從簡,我看還是改掉舊陳規,樹立新觀念,把錢省下來把日子過好!我們對老人生前多多孝順,去世后不鋪張、不浪費。這次節約辦喪事我就省下了一萬多。從我開始,我給村里帶個頭,以后大伙再也不用為了爭面子鋪張浪費發大喪啦,厚養薄葬才是真理。”
四、推廣理由
一是將移風易俗與公益電影放映結合。呼倫貝爾市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關于移風易俗、農村牧區電影事業發展決策部署,堅持為民服務宗旨,將公益電影放映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鄉村振興、精神文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強市建設“六大工程”的重要舉措。
二是加強農民群眾的素質教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要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農民中開展“公益電影+移風易俗”等形式多樣的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引導人們崇尚科學、破除陋習,不斷提高道德文明素質,筑牢農村黨員干部群眾思想政治基礎。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送電影進萬家活動。
三是豐富充實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著眼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鄉鎮(蘇木)自編自演一批以反映農村生活、推動移風易俗等為內容的微電影宣傳片,用一塊幕布、一個音響和一個小移動數字電影設備,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大力弘揚文明新風。
一方光影閃動的銀幕,既是廣大群眾寓教于樂的小舞臺,也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沿陣地。呼倫貝爾正積極探索一條全域聯動、全面覆蓋、全民受益的移風易俗見行見效、服務基層之路,以此不斷提升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
[責任編輯:楊旭英]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