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我在崗|他們,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呼和浩特新聞
急診,是醫院的“前沿陣地”,是永不熄燈、24小時為生命護航的地方。在這里,時鐘仿佛走得更快,爭分奪秒的轉運、生死時速的搶救……醫護人員總是忙碌著。

1月22日,記者來到市第一醫院急診科,這里的醫護人員腳步匆匆穿梭于患者中間,為患者及家屬答疑、診斷、輸液、換藥……他們在與時間賽跑。
“姑娘,眼睛進東西了,急診掛哪個科室?”“手讓貓抓傷了,在這兒能打狂犬病疫苗嗎?”“想做個CT,應該找誰開單子?”……預檢分診臺前,值班護士包文靜耐心地一一答復著大家。
“大過年的,誰也不想來醫院,來了的一定都很著急。我們盡量為患者做好服務。今天來看病的人不是很多,偶爾能坐下來歇一歇。”對于包文靜來說春節值班早已是家常便飯。
“這兩天人不算多,我昨天一天也就接診40人次。受疫情影響,元旦時是人最多的時候,單日接診500多人次,留觀最高峰達40人,醫護人員根本忙不過來。150平方米的搶救室最多時擠過40多張床。”急診內科主治醫師梁燕麗告訴記者,“最忙的時候,坐在分診臺一天都動不了地方,不喝水不吃飯也不上廁所,甚至連頭都顧不上抬。科里缺人,很多醫生都是帶病堅持工作。醫院所有科室都在盡力幫急診周轉病人,只要有床位,我們就把能收治的病人都收治了。”
病床上的患者、焦急等待的親友、忙碌的醫護人員……在急診搶救區,“小步快走”成為醫護們的標志性步伐。
“姐,我來交接班了。”下午三點不到,梁燕麗拿起了記錄本和同事開始進行交接班。
“這個病人有發燒癥狀,一會兒需要照個CT。”“這個病人需要辦理住院手續。”“這個患者有惡心、嘔吐的癥狀,有糖尿病,正在等待檢查結果。”……梁燕麗一邊詳細記錄患者情況,一邊詢問患者家屬目前的狀況。交接手續辦完后,梁燕麗開始和各個科室聯系病人住院的相關事宜。
整個下午,梁燕麗和同事們都忙著為一個又一個病人檢查開藥、安排住院。“現在明顯的感受就是患者變少了,大廳也安靜多了。高峰時期真的是忙到‘起飛’,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梁燕麗說。
“急診就是這樣,前一秒還風平浪靜,后一秒便是波濤洶涌,誰也無法預知下一個來的是什么樣的患者。”進入急診科工作以來,梁燕麗從來沒有過節假日的概念。特別是三年疫情,急診科作為抗擊新冠病毒的“最前哨”,必須守好急危患者的第一道防線。

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目前我市已度過第一輪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醫院的急癥量也有了顯著回落。“但冬季正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再加上春節期間,親友團聚、外出活動增加,急診科的壓力依然較大。”梁燕麗說。
如今,救護車開進醫院的次數有所減少,進搶救室的病人也有所減少。“我們都很高興。”梁燕麗說。
晚六時,華燈初上,窗外的萬家燈火亮起,急診科里的身影依然忙碌著……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