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成立首個環境資源法庭和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示范點包頭
近日,包頭市首個環境資源法庭在九原區人民法院麻池法庭掛牌成立。與此同時,在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大罕臺建立了全市法院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示范點。
據了解,近年來,包頭市法院系統緊緊圍繞“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面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環境資源法庭成立后,將積極推行環境資源類案件“三審合一”審判模式,不斷完善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協調、問題共商機制,大力加強專業審判隊伍建設,形成環境資源保護的強大合力。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示范點(大罕臺)作為補植復綠、野生動物保護等環境資源審判修復工作場地,將充分發揮恢復性司法推動生態修復、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司法保障功能,為探索替代性修復、勞務代償、異地修復等措施提供支持,為法治宣傳教育、生態環境科普等活動開展提供平臺。
此次環境資源法庭的成立、生態修復基地的建立,是包頭市法院系統主動服務轄區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開啟了全市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新篇章。下一步,全市法院將以環境資源法庭和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示范點的建立為契機,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深做實能動司法,持續深化“司法+行政”共護綠水青山的生動實踐,打造環境資源審判“包頭品牌”,為全面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記者 王嘉偉)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